世界上最好喝的啤酒

by 不藍燈

魔鏡呀魔鏡,請問哪支啤酒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啤酒?
什麼啤酒最好喝,這個問題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不可能有確定的答案,不好問魔鏡。(難道原本那題就不主觀?)
但如果你問Ratebeer這個專業啤酒評選的網站,你有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Westvleteren 12。

這支酒好幾次在Ratebeer上勇奪世界第一的寶座,它是認證修道院啤酒的一支,同時也是修道院啤酒中最不商業化,也最難買到的一支。沒有經銷商,而且極其殘酷的限量,僅限個人買家,在餐廳和商店基本都看不到,就連在比利時也一樣。多年前我曾在台灣買過一瓶水貨,印象中開價超過一千元。

規劃2024年暑假的旅遊,鎖定了荷比盧三國作為目的地。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是這三國,我說我都沒去過啊。其實我心裡面真正的答案是:因為啤酒啊!
比利時啤酒不像德國啤酒被純酒令搞得想像力盡失,仍然保持變化多端的風味,精彩紛呈。雖然我這些年趕流行,喝更多的美式IPA,不過比利時種類繁多的啤酒還是我的心頭好。
不像IPA操弄酒花出神入化,比利時啤酒按我的理解,下更多功夫在麥芽和發酵上,再加上勇於嘗試各種原料,我認為比利時啤酒還是風味變化跨度最廣的。我這次十幾天的旅程,沒仔細算喝了多少杯,不過從來沒有一次重複的。大部分是嘗試在地啤酒,也有經典重溫和朝聖。總之,我認為盡量嘗試各種不同的風味,而非死守自己習慣的味道,是品嚐比利時啤酒的基本態度。
有些人有種錯覺,認為比利時啤酒就是那樣,沒太多新花樣。但我這次看到的,是許多傳統酒廠都在推陳出新,我甚至在布魯日的啤酒專賣店看到一整櫃的IPA,著實讓我吃了一驚。
人家不是沒有創新,只是台灣未必有進而已。
回頭聊W12。說不商業化,難買,到底具體該怎麼買?首先,你得上聖西思篤修道院(St. Sixtus)的網站,它會告訴你一個小日曆,哪些時段可以上網下單,哪些時段可以現場取貨,你得按照規矩來。而且,只開放給自然人,得檢查證件,每次限購一箱,兩個月一次!

這次難得來到比利時,本考慮是不是網上下單然後現場取貨,但仔細想想,一個木箱20瓶,對我們家來說實在有點太多,喝不完。更實際的考量是,木箱太大,我們租的車子擺完行李後根本塞不下。網路上逛了逛,發現修道院旁邊有餐廳,似乎能夠在餐廳裡喝得到W12,所以,我們決定就直接殺去聖西思篤修道院喝啦!
從布魯塞爾開車只要一個半小時,修道院位在鄉間,風光明媚,鳥語花香。旁邊的餐廳規劃的也不錯,座位夠多,風景也好,只可惜修道院本人不開放參觀,我們就只能在圍牆外拍拍照,回到餐廳裡面喝啤酒。

深棕色,酒體厚重,泡沫綿密,杏仁、堅果、花生的風味,苦甜的平衡絕佳,餘韻不絕,是非常可愛的味道。
意外驚喜是,餐廳還有賣小包裝的禮盒,非常適合我這種死觀光客。其中還有兩瓶外加一個專用杯的組合,我立刻就掏出卡片結帳,打算把酒帶回台灣。
帶回台灣兩支酒,我打算幹嘛?
因為W12在台灣又貴又難買到,所以之前很多人都說,喝St. Bernardus Abt 12就好了,味道差不多。
聖伯納度斯酒廠(St. Bernardus)在1945~1992年之間,曾經替聖西思篤修道院代工W12,配方也是從那邊帶過來的,所以口味接近可以想像。只不過兩邊也已經分家超過三十年,或許口味早已分道揚鑣。
到底W12和St. Bernardus Abt 12有多像?真的可以用Abt 12取代W12嗎?我打算把兩支酒side by side盲測一番,看看是否真的非常接近。

結果等一下再說。但尋找St. Bernardus Abt 12這個過程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的記憶中,這支酒在台灣並不難買到,雖然我這些年比較常喝美式IPA,也比較常見各種IPA,但從沒想過這支酒居然在台灣這麼難買!
幾間專攻比利時啤酒的專賣店或酒吧或餐廳,要嘛已經歇業,要嘛改攻其他酒款。我還特地上臉書精釀啤酒的社團去請教大家,到底現在哪裡買得到。有人說,大間的家樂福有,但要碰運氣。我和朋友跑了四間家樂福,運氣很差。
也有人說,在icheers網站就有。這次的確找到了,但有痛風的我,實在買不到免運費的額度,最後一咬牙,就買下去了。
有點感傷,不知不覺間,比利時啤酒在台灣似乎是退流行了。
回說盲測,依我個人不專業意見,外觀上還是可以看出明顯差異,顏色上一支比較黑亮,另一支較濁。氣泡我覺得不準,因為開其中一支時,發生了泡沫溢出的意外。
至於口味,我感覺W12酒精感稍重一些,不過,差異是真的很微小。都是非常好喝的酒。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