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參加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氣候變遷因應管理師」的國際證照培訓班的課程筆記。
這個培訓課程一共90小時,12週整天的課程,結訓後通過考試,即可取得證照。
培訓課程一共分為六個模組;
模組二
2-1 國際溫室氣體管理標準與實務 by 蒲樹盛/沈彣穎
2-2 國際溫室氣體減量認可機制與規範 by 許惠敏
2-3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專案 by 顧洋
2-4 能源管理系統與績效量測 by 林冠嘉
2-5 節能措施與再生能源管理 by 鄭名山
2-6 國際溫室氣體管理之碳交易與碳權抵換 by 石信智
2-7 國際淨零排放標準規範 by 郭祥亭
2-8 以循環經濟達成減碳目的 by 溫麗琪
這篇心得筆記是2-6。
講師:石信智
講師是永智顧問公司(碳資產管理全方位服務)的總經理,石信智。本身是環境科學碩士和化學博士,也在工研院做過。
永智顧問公司做的事情,據他說可以分成四塊;
- 政府智庫:包含政策法規制定、研究計畫、國際會議等
- 技術顧問:虛擬碳資產管理部門、溫盤、碳權申請、碳足跡、SBTi、CDP、CBAM、ESG rating、TCFD
- 碳交易:碳權買賣、碳市場分析、碳權投資組合
- 碳資產管理:全方位減碳系統服務平台
或許這可以是一個資源,但似乎較為偏重在金融面的操作。
內容筆記
這一塊的內容感覺基本概念前面都提過,不過細節卻仍然很不清楚。先把概念綱要性的羅列,之後隨著認識加深再作補充。
國際間主要碳排放交易市場現況
簡而言之,越來越蓬勃,碳價一路高漲,但不同市場間的碳價卻有巨大落差。
溫室氣體管理之碳權抵換
透過之前課程提過的國際減量專案或是台灣的減量專案,企業可以取得碳權。這個碳權可以拿來抵換,也可以拿來交易。
目前核發的碳權,最多的是VCS(62%),再來是CDM(11%)、GS(9%)。
CDM因為已經落日,占比應該會越來越小。
若是交易,據說現在購買碳權的管道十分多元;
- 雙邊合約
- 仲介商
- 碳基金
- 國際採購標
- 拍賣平台
- 交易所
- 區塊鍊
淨零排放與碳權抵換
目前全球有83個國家提出淨零目標,此些國家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4.2%。台灣也是其中之一。
要達到淨零排放(或說碳中和),還是得先從自身減量著手,接著才考慮購買碳權去抵減。
全球碳交易市場連結
台灣目前會採取徵收碳費的方式,這在全球是少見的作法,未來台灣的碳權如何與全球的碳交易市場接軌,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過也聽說2023年九月份,台灣也要建立碳交易平台了,這和目前的減量專案應該是有連結,不過交易量應該很有限,希望能刺激出更多的減量行為。至於政府收的碳費,在這個即將成立的碳交易平台會扮演什麼角色,目前不得而知。
待釐清的問題
針對碳排的管制,基本上都和時間掛勾,所以碳權也與時間掛勾嗎?意味著碳權是會過期的?
我的思考
碳價一路高漲,不同市場間的碳價有巨大落差,但是碳市場卻偏偏該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我們可能正處在一個全球大市場整合出現的過程裡。在這件大事裏頭,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