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環經濟達成減碳目的〉課程心得筆記

by 不藍燈

這篇文章是我參加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氣候變遷因應管理師」的國際證照培訓班的課程筆記。

這個培訓課程一共90小時,12週整天的課程,結訓後通過考試,即可取得證照。

培訓課程一共分為六個模組

模組二

2-1 國際溫室氣體管理標準與實務 by 蒲樹盛/沈彣穎

2-2 國際溫室氣體減量認可機制與規範 by 許惠敏

2-3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專案 by 顧洋

2-4 能源管理系統與績效量測 by 林冠嘉

2-5 節能措施與再生能源管理 by 鄭名山

2-6 國際溫室氣體管理之碳交易與碳權抵換 by 石信智

2-7 國際淨零排放標準規範 by 郭祥亭

2-8 以循環經濟達成減碳目的 by 溫麗琪

這篇心得筆記是2-8。

講師:溫麗琪

講師是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美國經濟博士,也是許多永續、環保相關官方單位的委員。主要研究領域是環境相關的經濟分析。

是一個很好的演講者和老師。內容相對也比較好入口,但感覺和整個課程設計的連結性較弱。

內容筆記

循環經濟的概念非常簡單;資源有限,所以我們得重複利用它們。資源回收是循環經濟的第一步。

以課堂上分享的數據來說,再生料比起原生料,碳排放也可以減少,可以算是一舉兩得。

循環經濟這麼好,台灣在推動的時候面臨到哪些挑戰呢?

一、環境市場不彰,需要法治力量

許多原生料的生產其實有許多的外部成本,例如水汙染、碳排、空氣汙染、廢棄物處理等,需要透過法制來將外部成本內部化,才有可能讓市場更加接受再生料。

二、欠缺科學量測,難有目標策略

其實跟上一條有承接關係。許多對外部的影響,量化的方式不夠科學或沒有共識,自然就很難往前推動將外部成本內部化。

三、難以接軌國際,形成貿易障礙

老實講,這點我從講義中回想不起來老師的論點是什麼。或許講師講得很清楚,只是我記性太差。我不確定現在貿易相關的法規是否有循環經濟方面的規定,所以這點我有點不理解。

原生料和再生料的碳排放差異在哪?

以下這張表擷取自老師的講義。

依照這個資料,除了冷媒以外,所有材料的再生料碳足跡都比原生料要小。所以使用回收料是能夠減碳的。

講師也提出了循環經濟的六種商業模式。

  1. 革新
  2. 共享
  3. 提升/優化效能
  4. 封閉循環
  5. 虛擬/電子化
  6. 替換

老實說,講師在講義中並沒有針對這六種模式做仔細的定義,不過舉了很多例子。但這裡面比較符合我對循環經濟想像的,大概只有第二項的共享和第四項的封閉循環吧。

我自己上網查了一下循環經濟有哪些商業模式,另一種說法似乎更符合我的想像,我也節錄如下。

循環經濟商業模式1:產品共享

共享經濟也屬於循環經濟的一種,透過產品共享的方式,減少產品浪費。例如Ubike、Goshare、iRent等品牌,透過共享的方式,讓交通工具使用頻率較少的人,可以透過短期租借來增加生活的便利性,而企業也能藉由短期租金來獲利。

循環經濟商業模式2:產品服務化

將原本需透過購買取得使用權的商品,轉變成服務性質,供應商保有商品的所有權,使用者則以「效能」或「使用量」為單位付款,建立長期契約關係來取得商品的使用權。PackAge+配客嘉循環包裝系統就是一個成功案例,以租賃網購循環包裝代替擁有包裝的方式,加上有效率的服務系統,讓使用者用輕鬆便利的方法參與永續行動。

循環經濟商業模式3:修復與翻新

在產品生命週期尚未結束卻面臨淘汰時,由原有供應商或第三方業者負責整修產品,重新賦予產品價值,二手車及二手電器買賣都是常見的案例。

循環經濟商業模式4:再製造

當部分零件或產品生命週期結束時,有些商品可以透過重製程序恢復全新狀態,甚至擁有更好的功能,避免商品進入淘汰或報廢的程序,進而啟動新的產品循環,代表案例為Canon回收印表機再製、Google伺服器零件重組。

循環經濟商業模式5:副產品及產業共生

如果生產鏈上的副產品可以投入在其他企業的生產鏈中,也能透過共生的方式創造循環經濟,例如高雄臨海循環工業園區內的企業,就是透過交換生產過程中多餘的資源,減少原料及能源的浪費。

循環經濟商業模式6:再生料替代原生料

使用回收原料或是可再生原料,從源頭解決資源缺乏的問題,例如adidas透過遠東新世紀的回收技術,將海洋廢棄物再製成運動鞋販售;或是將可分解塑膠應用在農業上,減少回收耗材的人力以及環境的負擔。另一例是PackAge+配客嘉循環包裝袋,以回收寶特瓶與玻璃再製而成,不只減少資源浪費,更讓資源透過重複利用,發揮最大價值。

循環經濟商業模式7:資源再生與回復

簡單來說就是資源回收再利用,主要可以分成以下3種循環:

封閉式循環:產品原料被重複使用在相同的生產鏈中,特色是維持原料的完整性,讓原料多次循環甚至無限再生,有效減少資源浪費,常見案例為貴金屬回收。

向下循環:產品壽命結束後,將可再生原料應用在價值較低的產品中,稱為向下循環,例如將生產鋼鐵產生的爐渣用於鋪設道路。

向上循環:相反的,將原料用於生產價值較高的產品,則稱為向上循環,舉例來說,Nike曾將回收的寶特瓶再製成世界杯足球衣。

我有個感覺,講師比較是把循環經濟當作一個產業來分析,把它的定義和好處擴大,只要和永續相關就納進去,並不完全是從氣候變遷因應的角度出發去看這個問題。

待釐清的問題

有任何和循環經濟相關的貿易障礙嗎?

我的思考

循環經濟的作法,和減少碳排的作法,會不會其實有可能互相衝突呢?

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某種程度上就是在談可能的衝突和矛盾,諷刺許多資源回收只是一種行為藝術

現在回看這篇文章,我的論點很清楚,但缺乏數據支持,文章當然很粗糙。不過,這堂課講師給出的數據,其實也並沒有真正說服到我。舉例來說,我真的很難相信除了回收冷媒以外,所有的回收再利用材料都有減排效果。當然啦,我相信這些數據都有研究支撐,但我也相信,研究都有限制和特定的假設條件,是我們這樣粗粗的看看不太出來的。

對我來說,一個哲學上的問題還是該問;如果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比起新生產的材料碳排放更高,我們該如何取捨?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