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措施與再生能源管理〉課程心得筆記

by 不藍燈

這篇文章是我參加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氣候變遷因應管理師」的國際證照培訓班的課程筆記。

這個培訓課程一共90小時,12週整天的課程,結訓後通過考試,即可取得證照。

培訓課程一共分為六個模組

模組二

2-1 國際溫室氣體管理標準與實務 by 蒲樹盛/沈彣穎

2-2 國際溫室氣體減量認可機制與規範 by 許惠敏

2-3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專案 by 顧洋

2-4 能源管理系統與績效量測 by 林冠嘉

2-5 節能措施與再生能源管理 by 鄭名山

2-6 國際溫室氣體管理之碳交易與碳權抵換 by 石信智

2-7 國際淨零排放標準規範 by 郭祥亭

2-8 以循環經濟達成減碳目的 by 溫麗琪

這篇心得筆記是2-5。

講師:鄭名山

講師鄭名山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我本來不知道工研院有綠能所,不過的確,無論是節能,或是再生能源,都需要非常多的技術支持,工研院對於把技術和產業間做連結很有經驗,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內容筆記

前面照例有許多的前言介紹,內容大同小異。這個部分真的是這系列課程的一個問題,每個講師都學有專精,要講的內容都非常多,但很多人都想話說從頭,導致時間常常不夠,有點可惜。

節能措施與能源效率提升

衡量能源效率,有兩個指標;

能源密集度(創造一單位價值所需投入的能源) = 國內能源消費(公升油當量) / 實質GDP(千元)

電力密集度(創造一單位價值所需投入的電力) = 國內電力消費(kWh) / 實質GDP(千元)

以這兩個指標衡量,目前台灣的確效率有提升,GDP的成長和能源需求的成長開始脫鉤,不過近五年開始減慢。

不過能源效率雖有提升,總用電量仍是上升。

台灣的電力消費概況;

  1. 進口能源占比超過97%。
  2. 工業用電占比最大(高過六成),成長率也高於平均。住宅用電占比略小於兩成,成長率也高過平均。服務業用電占比略小於住宅用電,不過成長率低。
  3. 工業用電部分,最大宗來自於製程用電,高過工業用電的一半。
  4. 住宅用電占比最大是空調,大約是住宅用電的三成。
  5. 服務業用電最大宗也是空調,大約是服務業用電的四成。

常見的節能與能源效率提升措施

  1. 技術發展:創新技術研發、最佳技術導入、技術應用示範驗證
  2. 經濟誘因:租稅優惠、財政補貼
  3. 教育輔導:查核輔導、能管訓練、節能概念宣導、能力建構
  4. 強制規範:能源效率強制規範、行為管理

再生能源

為了降低碳排,再生能源的發展刻不容緩。對台灣還有額外的好處,就是能夠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目前97%)。

台灣目前發展的重點:太陽能、風電。

太陽能

  1. 2025年裝置容量目標20GW,包含屋頂型8GW以及地面型12GW。
  2. 屋頂型包含;公有屋頂+工廠屋頂+農業設施+其他屋頂
  3. 地面型包含;土地複合利用+不利農用土地+公有/閒置土地活化

其實太陽能發展的瓶頸就是需要土地,這可以從總目標20GW不變的前提下,地面型一路下修可以看出來,台灣土地狹小,對發展太陽能很受限。

風電

技術發展趨勢

  1. 陸域走向離岸,風機大型化
  2. 大規模風場
  3. 固定式基礎走向浮動式基礎
  4. 高空創新型概念發展

再生能源憑證(REC)

台灣目前已發行太陽光電、風力、生質能等3種類型再生能源憑證,每生產1,000度的電力並送至電網,可核發1張再生能源憑證。(主管機關是經濟部標檢局第六組,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

用途有

  1. 碳盤查時用於計算類別二,輸入能源的碳排可以抵減
  2.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揭露
  3. 對外宣告,作為佐證資料(包含供應鏈要求)
  4. 滿足政府對用電大戶的綠電要求
  5. 與國際的連結(RE100、CDP、EPEAT…)

再生能源的商業模式

1號路徑,直供,台灣少見

2號路徑,透過台電的電網轉供

3號路徑也是透過台電的電網轉供,只是再生能源憑證部分透過中間商

4A路徑,綠電自發自用

4B路徑,綠電自發自用,但減碳效益(憑證)另外賣出,屬於電證分離,因此自用電只能算是一般灰電,減碳效益歸憑證購買者(儘管並不真的有用到發出的綠電)

若躉售台電,減碳效益亦歸台電。

再生能源購買協議(PPA)

購售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PPA)是指企業不透過當地電力公司而直接從再生能源發電業者採購電力及憑證。

待釐清的問題

我猜1號路徑、2號路徑都算PPA,3號也算嗎?

我的思考

超高進口能源比例(目前97%)應該是國安問題了。特別是天然氣,只要封鎖台灣兩周,我們就斷氣了。只是再生能源的發展不夠快,所以為了減碳必須降低燃煤比例,結果我們階段性得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恐怕是有點危險。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