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減碳與負碳科技 — 原理與趨勢〉課程心得筆記

by 不藍燈

這篇文章是我參加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氣候變遷因應管理師」的國際證照培訓班的課程筆記。

這個培訓課程一共90小時,12週整天的課程,結訓後通過考試,即可取得證照。

培訓課程一共分為六個模組

模組三

3-1 國際淨零新興科技之發展機會與挑戰 by 彭裕民

3-2 深度減碳與負碳科技—原理與趨勢 by 蔣本基

3-3 深度減碳與負碳科技—研發與案 by 萬皓鵬

3-4 低碳與零碳能源科技—發展與趨勢 by 林大惠

3-5 低碳電力與零碳電力科技—研發與案例 by 楊明偉

這篇心得筆記是3-2。

講師:蔣本基

講師蔣本基是台大環工所終身特聘教授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常務委員,應該是個技術大牛。講起課來,也的確是老教授的風範。

內容很多,都只能淺淺帶過,很多原創、綱要性的東西,未必都已經具體落地。

內容筆記

前言部分都差不多,就不贅述了。這篇學習心得主要是一些負碳科技的簡單名詞解釋。

碳捕獲

捕獲二氧化碳有三類技術;

  1. 燃燒前處理(IGCC)(Pre-combustion capture)
  2. 燃燒後處理(Post-combustion capture)
  3. 富氧燃燒(Oxy-fuel combustion)

碳封存

二氧化碳長期儲存的一個過程,能以固體、氣體、液體或超臨界流體的形式進行運輸,一般而言,主要的運輸模式為管道運輸及船運。

碳轉換

透過二氧化碳的環加成反應形成環氧化物、二氧化碳氫化、二氧化碳還原(電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等方法)、二氧化碳礦化等,以轉換成有價值的化學品。

直接空氣碳捕獲與儲存 (DACCS)

可以分為;BECCS (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和DACCS (Direct air capture and storage)

DACCS主要是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為固態的碳酸鈣顆粒,或是液態的燃料料(如C8H18)。

DACCS是近期加速研發的技術,目前有處理費用較高的問題。目前大約每噸的二氧化碳須花費300至800美元,而企業偏好150美元以下的價格。若要降低處理成本,則需將這項技術普及化。

目前歐盟的碳定價大約是100美元多一點,等到黃金交叉發生,自然大家會更願意採用DACCS技術。

在過渡期,或許先走轉換為液態燃料的路徑,可以賣到市場取得資金,會是比較可行的路徑。

吸附技術

包含物理吸附及化學吸附,物理吸附相對於化學吸附較為節能,且操作簡單,為

其主要優點。

待釐清的問題

關於這整個概念,我覺得我還缺乏一個整體的概念框架,零零散散一些名詞,其實很零碎,我也不太容易辨認出,那些重要那些不重要。

這些技術細節,其實我不太可能透過幾個小時的課就掌握,所以目前也沒有太多想要釐清的問題。或許等到後續更有想法了,會有問題吧。

我的思考

基本概念其實並不難,不過技術細節很多,也不是簡單幾個小時的課就能了解,所以邏輯框架相對也不算很清晰。

說穿了,只要你會排碳的地方,就用各種技術去把碳捕捉分離出來,再看看能夠如何利用或是儲存。

工程上許多都能做得到,僅是效率和成本的問題,重點還是看經濟上和環境面上是否成立。

經濟上要看整個社會如何將排碳的外部成本,以碳價/碳稅的形式加速內部化,只要黃金交叉發生了,問題就不大。

至於環境面,還是要看技術的成熟程度。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