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和推理的交叉點 –《笛卡兒的惡魔》 by 林斯諺

by 不藍燈

如果任何解答都能被反駁,我們怎麼確定哪個答案才是真相?

全身著黑色詭異裝扮的男子跟蹤我,他聲稱自己是笛卡兒的惡魔,我所處的世界是他所製造出來的幻影,他說我會做一個夢,讓我更明白自己的處境。我在夢中從十七樓跳下去。醒來後,我憶起夢境裡那一躍而下的安詳感受,攀上了頂樓的牆,正準備再跳一次……但,那真的是幻影嗎?而我遇到的惡魔,又是否真的是惡魔?

看哲學家偵探林若平以邏輯之力,探索事件思辯與解答!

===以上文字摘自讀墨===

作者林斯諺,和他筆下的系列偵探林若平一樣,正職工作都是哲學系的老師,只不過兼職的副業不同;林斯諺是推理小說家,而林若平是偵探。

依我個人粗淺的理解,某種程度上,偵探探究的是事件的真相,而哲學家思索的是世界的真相,兩者其實都帶有強烈的思辨特性。

這帶給林斯諺的作品一種奇特的魅力,不管是否直接牽涉到哲學概念,林斯諺的故事永遠是邏輯清晰、講求公平性,可以說是台灣最有艾勒里·昆恩風範的推理小說家。

一般人對哲學的印象可能是高度抽象兼晦澀難懂,好像哲學家都是從火星來的不太會說地球話,不過我可以保證,林斯諺的作品絕對比黑格爾的哲學好懂多了!

以上當然是開玩笑的,林斯諺年紀雖輕,但是出道卻很早,創作推理小說多年,他的風格雖然鮮明,但卻也不斷演化。熟悉林斯諺的讀者,可以從《笛卡兒的惡魔》中看到他寫作風格轉變的痕跡。

《笛卡兒的惡魔》一共包含六篇林若平系列的短篇故事,其中四篇曾在大陸發表,但未曾以繁體中文在台灣發表,另外兩篇則是全新的創作。

我最喜歡的是其中兩篇;〈夢澤居事件〉和〈第五大道謀殺案〉。

以下分別簡單聊聊。

〈夢澤居事件〉

很有意思的故事,作中作的設計並不稀奇,展示「各種推理乍聽都合理,但後來還是被神探打臉」也是經典橋段,不過我最喜歡的設計,是在看似閒聊,與案情無關的文字中埋藏暗示的做法,運用在作中作的結構裡所呈現的樣貌。

真的,神探是不會浪費筆墨的,看神探寫的講義可要隨時注意。

〈第五大道謀殺案〉

真是傑作。

結構非常複雜,讓我某種程度想起了望日的《小說殺人,只是一個是長篇一個是短篇,〈第五大道謀殺案〉顯然沒辦法有足夠的篇幅來鋪陳,目前這樣的設計與其說是為了翻轉,不如說是為了刺激讀者思考;深為讀者的我們,當然比故事裡的角色多知道一層,但真的就只有這幾層嗎?

要是有人問,什麼是後設,應該可以直接拿這個故事砸在他的臉上。

在這六個短篇中,我們都可以察覺到,林斯諺想將哲學命題與推理小說結合的雄心,有幾篇我甚至覺得可以直接當作哲普書來讀了。諸如「最佳解釋推論」、「懷疑論」等概念,透過推理小說的形式來理解,其實我認為滿適合的,既有趣,又看得懂,真希望所有哲學家都來學寫推理小說!(XD)

或者是,我們可不可以來敲碗這個系列,繼續跟大家介紹更多哲學概念呢?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