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孤單,也最幸運的人 –《隱蔽嫌疑人》 by 陳浩基

by 不藍燈

從疫情衝擊到表裡失序的人心,陳浩基深入香港的時代脈絡,追逐我城的遞變速度,在善惡交錯的喧囂塵世之中,顛覆想像,解構形式,以「分屍奇案」、「逝者告白」、「虛構文本」三線故事層層推進,劇情反轉再反轉,不僅刻劃了人性的幽微明暗,更洞見了生命中的殉美與殘酷。

驚悚駭人的分屍奇案 ╳ 撼動靈魂的逝者告白 ╳ 猜不透結局的神秘作中作 ── 同步超展開,史上最燒腦!

===以上文字摘自讀墨===

身為基哥的粉絲已經好多年了,從徵文獎的短篇作品開始,到第二屆島田莊司獎首獎的《遺忘・刑警》,再到橫空出世的經典《13・67》,還有其他許多長篇作品、短篇連作,以及與其他優秀推理作家的合著,「陳浩基」這三個字,已經成了華文推理的金字招牌,品質保證。

《隱蔽嫌疑人》這個故事的英文書名,叫做《The Loneliest Guy》,同時是大衛鮑伊的一首歌名。如果是基哥的老讀者可能會想起,基哥當年拿下2011年島田莊司獎的得獎作;《遺忘・刑警》。英文書名同樣和大衛鮑伊的一首歌名相同。

大衛鮑伊的歌曲,串起了跨越十幾年的兩個故事。

基哥自承,《隱蔽嫌疑人》嚴格來說並不能算《遺忘・刑》的續作,頂多只能算是共享一個宇宙、借用幾個人物的作品,無論有沒有讀過《遺忘・刑警》,都可以完整享受這個故事,甚至不按順序來閱讀,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不過,我看到熟悉的角色再次登場,還是挺開心的。

故事的一開頭便爆點不斷。基哥的寫作技巧已臻化境,對讀者的推理能力掌握極好,每個章節總是斷在讓讀者心癢難搔,忍不住非得往下追不可的地方。新的章節開始,卻又從別處另起爐灶,帶領讀者從另一個角度逼近事件,同時讓懸念持續加溫。睡前要是一不小心打開這本書,搞不好回過神來已經天亮了。

基哥厲害之處還不止如此。一本長篇小說這麼長,情節曲曲折折、人物互動錯綜複雜,要把每個細節照顧到滴水不漏,實在是非常困難。

我這些年在閱讀推理長篇時,常會特意留心一些小細節,例如:哪段對話有些微妙,什麼事情不該發生卻發生了,或是反過來,該發生卻沒發生…諸如此類的。等到真相大白後,再回頭檢視這些細節,看看在真相已知的前提下,有沒有什麼地方是寫得怪怪的?

老實說,很少有作品能完全滴水不漏。

但基哥可以。《隱蔽嫌疑人》情節不斷翻轉,讀者的胃口也被基哥養壞,每次注意到作者的暗示,都會忍不住想;之後基哥會怎麼翻轉?更有甚者,基哥在這個故事裡用上了我不能說的某個詭計,這種詭計理應已經過時,但基哥創造了特殊的情境讓這個詭計成立。

重點是,在以上這些不利的條件下,基哥還是能把每一根線頭收得乾乾淨淨,回看也找不出破綻,真不愧是基哥!

大衛鮑伊的《The Loneliest Guy》,閱讀到一半時,認為說的就是死者謝柏宸,但讀完之後卻讓我感嘆,書中角色恐怕不只一人有這樣的心境。孤寂的人,苦心孤詣的做某件事,旁人不理解,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何其幸運。

雖然我不久便要隻身上路,迎向那無止盡的黑暗,但我才不是最孤寂的人。我是最幸運的人,是最幸運的人。

David Bowie, “The Loneliest Guy”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