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融合,未來能源之路還有多遠?

by 不藍燈

去年底(2022),美國的「國家點火裝置」(National Ignition Faility, NIF)在實驗中首次實現了「淨能量增益」,簡單來說就是核融合產生的能量超越了實驗輸入的能量,輸出/輸入比Q>1。美國能源部非常興奮,社會大眾也非常興奮。

最近,台灣知名科普網站《泛科學》的共同創辦人鄭國威也在臉書上問了這個問題;

你覺得哪一件事情會先發生?

1. 通用/強人工智慧

2. 「治癒」衰老

3. 核融合商轉

4. 人類在火星建立殖民地

5. 中共政權被推翻或分裂

從底下的留言中,可以發現有許多人對核融合商轉抱持著非常樂觀的態度。

我甚至聽過一種觀點,2050的淨零碳排其實一點也不難,土地狹小的台灣不該發展耗費土地的太陽能,到時候只要用核融合就行了。

真的是這樣嗎?我其實沒那麼樂觀。

當然啦,我又不是核物理學家,憑什麼提出我的觀點?有個著名的,關於核融合的笑話是這麼說的;

記者:「請問核融合發電什麼時候可以商轉?」

科學家的回答自從1950年代開始,就一直是「三十年後」。

我對核融合很感興趣,十分留意這方面的進展,很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見到核融合商轉,不要是永遠的「三十年後」。只是依照我的了解,至少美國能源部這次的大肆慶祝,有點刻意誤導大眾之嫌,目的可能是爭取更多的經費。

我以下文章的觀點和數字,有許多來自萬維綱和其他一些專業性比較高的來源。萬維綱在成為專欄作家之前,其實是個物理學家,做的正是核融合相關的磁約束方面的研究,所以他的意見應該在專業度上是足夠的。

順帶一提,萬維綱在得到APP上的專欄非常精彩,趁機推薦給大家。

核融合發電原理概述(幼兒園版)

核融合是什麼?就是兩個較小的原子核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較大的原子核。這過程中會損失掉質量,根據愛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 = mc²,損失掉的質量會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可以用來發電。

目前主流,也幾乎唯一的核融合研究,是氘、氚融合變成氦。氘、氚都是氫的同位素,氘在海水裡很多,而氚可以從鋰和氘的核反應中得到。

氘、氚好好的怎麼就融合了?你得讓它們充分接觸、碰撞才行,這意味著很高的溫度、密度得夠大、時間得夠長。這三個條件是可以互相取捨的。

如果選擇高密度、低溫度,這就是所謂的「慣性約束」路線,美國國家點火裝置NIF採用的就是這個路線。

如果選擇的是低密度、高溫度,就是所謂的「磁約束」路線,其實才是目前主流的發展路線。

然後,受控的核融合發生,我們可以發電了。(忽略中間一萬個細節)

核融合商轉的里程碑(小學版)

依據萬維綱的看法,核融合發電商轉需要五個里程碑,分別是融合點火持續輸出發電營利

以下我用NIF這次的成果為例,透過這五個里程碑來分析一下,我們究竟距離核融合發電商轉有多遠。

融合

融合不難,太陽中心是融合,氫彈也是融合,只不過我們要的是受控的核融合。

如前所說,NIF走的是「慣性約束」路線。要先把氘、氚溫降到接近絕對零度,此時它們是固態顆粒(這是高密度),然後裝進1mm大小的球形膠囊容器,再把這個膠囊懸掛在真空的燃燒室內,然後用192束高能雷射去把氘、氚加熱到接近太陽中心那麼高的溫度(別懷疑,這是低溫),促使核融合發生。(如圖)

困難點在於雷射。在燃燒室中的高能量狀態只能維持幾十億分之一秒,所以雷射都必須是高能脈衝、協調完美,確保同時發射。這種雷射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還得到了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點火

所謂點火,就是第一步核融合產生的能量足以驅動後續的核融合反應,如此撤掉雷射後反應仍能繼續進行。

這部分我感覺NIF宣稱的點火是有點偷換概念了。

首先,這個所謂的點火,僅持續了非常短的時間,並不是想像中能夠生生不息地有新的融合反應發生,而且輸出的能量也很低。

再來,這次實驗中輸入的能量是2.05M焦耳,輸出是3.15M焦耳,Q看起來是1.54。但,產生這些高能雷射所花的能量呢?

持續輸出

所以,為了輸入2.05M焦耳,雷射消耗掉多少能量呢?答案是322M焦耳。這是因為高能雷射的能量轉換效率非常低。如果把雷射消耗的能量考慮在內(本來就該考慮),那Q值就變成不到1%,非常難看。

NIF等於重新定義了Q值,這點也引來許多批評。

更糟糕的還在後頭。為了持續輸出,這個雷射打膠囊事件,每天得發生一萬次。而NIF目前的技術能力,每天只能打一次,因為高能雷射打一次就會變得非常熱,得花好幾個小時才能冷卻下來。

發電

假如核融合反應產生了足夠能量,那麼該怎麼發電呢?一般的設想是蒐集核融合產生的中子,用它的動能碰撞水,把水燒開來發電。這意味著燃燒室外頭得包一層水,而中子可能會和其他物質產生核反應,也得用某種方式保護。其實具體細節科學家根本還沒想清楚,因為距離那一天太遠了。不過可以想像得到,各種發電系統中的損耗,一定會影響效率。

營利

假設前面的問題都解決了,最後一個里程碑:「營利」,難度其實也非常高,但常常被人忽略。

我們把雷射還有其他初期的建廠成本這些固定成本都忽略不計吧,只考慮燃料這一項變動成本。前面說的那個裝著氘、氚顆粒的小膠囊,幾年前的價格是一顆50萬美元,你用得起每天一萬顆嗎?

當然,大量應用之後價格一定會下降,但是也會碰上瓶頸,也就是氚的成本。

氚是一種放射性物質,保存上有它的難度,半衰期只有12年多,無法長期保存,目前只能透過讓氘和鋰發生核反應的方式來製備(聽起來就很貴)。2020年氚的價格是每盎司一百萬美元,NIF估計每天要用掉的氚是兩磅,價值三千兩百萬美元……

磁約束路線的發展(中學版)

美國人就愛吹牛要錢,那主流的磁約束發展如何呢?

之前說到,磁約束選擇的是低密度、高溫度。

低密度時氘、氚都是稀疏的氣體,這樣的氣體必須被加熱到太陽中心溫度的十倍(這才是高溫),才能讓核融合發生。

其實把氣體加熱到這個溫度並不難,難的在於如何維持,如何用一個「容器」約束住高熱的氣體,但氣體溫度又不會被低溫的容器降溫。

高溫下,氣體的電子都會剝離,成了帶電的等離子體。如果我們搞一個環形的磁場,讓等離子體沿著磁場轉圈,不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嗎?這就是當初蘇聯科學家想出來的辦法,這個裝置叫做托卡馬克(Tokamak)。

目前這種方法的Q值可以做到多少呢?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托卡馬克的最高紀錄是Q=0.67,由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JET)在1997年創下。有些人可能會看到JET和日本的托卡馬克JT-60可以到達Q=1.25,不過這裡的Q是「推斷」Q,不是真正的Q。

什麼意思呢?剛剛提到氚有放射性,需要額外的安全防護,大幅提高了設計和運行這種反應爐的成本,許多實驗的反應爐為了節省成本,被設計成避開麻煩鬼氚,僅用氘和「氫」作為燃料來試驗,僅用理論去推斷實際使用氘、氚時的Q值,因此是「推斷」Q。

根據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JET實際採用氘氚後的資料,最大Q值0.67,大約是推斷Q的一半,所以還是不到1。

目前歐洲各國共同籌資在法國建設中的下一代托卡馬克ITER,設計值是Q=10,預計2030前後投入實驗,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總之,在談慣性約束時講到的幾個里程碑和對應的困難點,磁約束的托卡馬克裝置也有,只是輸出能量更大,Q值相對也比較紮實,水分比較少。

依照目前普遍的看法,Q必須大約5能量才能平衡。而進一步考量發電過程的損耗,Q值必須10以上。至於要在商業上具有競爭力,Q值可能需要達到30。

現在其實還有一些新創公司在圈錢發展核融合,有些路線甚至不是慣性約束也不是磁約束。我沒有能力一一評論。不過我的想法是,核融合這種最前端的基礎研究,資金需求龐大,獲利又遙遙無期的項目,國家的力量來搞還是比較適合。私人公司最佳的進場時機,應該是里程碑一到四走完了,只要專心搞定營利時。現在還太早了。

講了這麼多,到底核融合商轉什麼時候能實現呢?

如果你問我,那還用說,答案當然是「三十年後」啦。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