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規範與碳風險管理〉課程心得筆記

by 不藍燈

這篇文章是我參加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氣候變遷因應管理師」的國際證照培訓班的課程筆記。

這個培訓課程一共90小時,12週整天的課程,結訓後通過考試,即可取得證照。

培訓課程一共分為六個模組

模組一

1-1 全球氣候治理發展趨勢 by 顧洋

1-2 我國能源轉型之法規與策略 by 歐嘉瑞

1-3 我國因應氣候變遷相關政策與淨零路徑 by 吳亦霖

1-4 國際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規範與碳風險管理 by 李堅明

這篇心得筆記是1-4。

講師:李堅明

李堅明老師是台北大學的教授。也有參加COP27。

雖然是經濟學博士,但看他後續的研究方向和經歷都在這個領域。

內容筆記

這堂課叫做「國際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規範與碳風險管理」,但談的基本就是TCFD。

TCFD發展沿革與現況

什麼是TCFD?這個網頁講得滿清楚。

就是G20在2015年成立了一個「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 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TCFD),倡議企業對氣候相關的風險做成評估和因應。目前只是參考,但有可能在2025成為強制性規範。TCFD官網

那到底有哪些風險?可以分為實體風險(physical risk)和轉型風險(transition risk)兩類。

實體風險指的是急性或慢性的氣候模式轉變,導致組織機構的財務績效受到影響。比如說百年難得一遇的洪水所造成的供應鏈和營業場所的損失等等。這有點像調適策略要預防的風險。

轉型風險指的是全球邁向低碳經濟所誘發的一連串政策、法律、技術、市場等等變化所造成的財務或是聲譽風險。這有點像是減緩策略所造成的風險。

這兩種風險某種程度是trade-off的,一個高一個就低。舉例來說,若是都不轉型承擔轉型風險,那到時候就會承擔巨大的實體風險。

G20都說話了,衝第一的歐盟當然很快響應。2019年歐盟公告《氣候相關資訊報告指引》,但沒有法律約束力。

TCFD的核心要素是什麼呢?包括4個範疇和11個揭露項目;

一、治理

a. 描述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治理狀況

b. 描述管理階層在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角色

二、策略

c. 描述組織所鑑別的短、中、長期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d. 描述組織在業務、策略和財務規劃上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衝擊

e. 描述組織在策略上的韌性,並考慮不同氣候相關情境(2度C或更糟的情境)

三、風險管理

f. 描述組織在氣候相關風險的鑑別和評估流程

g. 描述組織在氣候相關風險的管理流程

h. 描述組織在以上鑑別、評估、管理流程如何整合在整體的風險管理制度

四、指標和目標

i. 揭露組織在上述流程所使用的指標

j. 揭露範疇一、二、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及相關風險

k. 描述組織在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所訂的目標,以及執行的表現

邏輯其實很簡單。

轉型風險(政策與法律、技術、市場、商譽),還有實體風險(急性、慢性),另外還有相對應的機會,都應該被揭露,評估財務衝擊,並且放進財報中。

不過具體是怎麼做的,恐怕還得看實體案例。

目前支持TCFD的公司有2,616家(2021),以金融業比重最高。這也不意外,金融業比較熟悉這些工具。不過從以下的評析來看,大家其實都還不熟悉。

  1. 揭露家數雖持續增加,但僅有50%符合TCFD中至少3項核心要素
  2. 四項核心要素中,策略面揭露較多,但情境分析不夠
  3. 以產業別而言,原料業與建築業揭露相對完整
  4. 以地區而言,歐盟企業揭露相對完整
  5. 約有兩成揭露財務影響,尤其是財務績效表現(而非財務狀況)
  6. 公告者主要揭露潛在性影響,而非真實影響數據
  7. 透過財務影響之評估有助於企業做外部溝通
  8. 資料蒐集與人才建置是提升預估有效性的兩大重要因素

TCFD揭露規範與成本效益

TCFD有效揭露的七大原則

一、應呈現相關資訊

二、應具體與完整

三、應清楚、周延與容易理解

四、應與時間一致性

五、應可比較性

六、應可靠、可驗證與客觀

七、應具時效性

若是遵循揭露標準,付出成本根據調查大約$530,000/year 或新台幣1,600萬一年,但對公司的永續發展可以帶來長遠助益,避免漂綠。

根據台灣金管會,2023年開始實收資本額2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必須依TCFD規定進行揭露,滴答滴答。

TCFD情境分析

未來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和複雜性,情境分析是評估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並不強調正確性或是最壞狀況。

可以採用衝擊度、發生可能性、急迫性三個維度,分別打分,再以某種方式加總來量化。

待釐清的問題

規定要開始揭露了,但這些揭露的原則、規範…等等,其實還是有高度的主觀性。而且是否會引進第三方查證單位來驗證?相關數據我想一定也會牽涉到許多公司經營的營業祕密,這中間的度該如何拿捏?

我的思考

這些東西學起來都是邏輯清晰,不證自明的道理。只是真的應用在企業中,可能需要真實參與案例才能有所感覺。

內容對我來說滿硬的,也許是我對財會領域不夠熟悉,不過這些內容多半是綱要性的,值得花時間針對內容作進一步的調研,未來可以變成非常hands on的東西。

其實我也可以進一步從台積電的財報案例來研究分享,說不定可以更具體。

但無論如何,感覺還是很像在公司內部做個報告,投資人看了會不會相信,會不會在乎?只能等待時間來驗證了。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