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的在地犯罪書寫 –《艋舺謀殺事件》 by 三本

by 不藍燈

明治年間,特務巡查池中光、報社記者花野艷雄,在龍山寺悠閒散步時,突然聽見台灣小孩的驚叫聲。

「有死人!」定睛一看,池裡竟然漂著一具屍體……

1898年1月7日,《臺灣新報》上出現了一位署名さんぽん(三本)的作者,自此開始連載了54回的日文小說。這篇題為〈艋舺謀殺事件〉的作品,不僅為台灣本地推理敘事打了頭陣,也讓連載小說在報刊上站穩腳跟,著實改變了文學史。

由於外在政治局勢的影響,使得那段時間有關台灣的日語作品,被遺忘且消失於歷史長河。這段空白許久的歷史,經由譯作者既晴的努力,重新現身於大眾眼前,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堪稱劃時代的犯罪小說,是如何精彩。

===以上文字摘自讀墨===

《艋舺謀殺事件》是非常特別的故事,只不過特別之處並不在詭計手法,甚至不在情節、人物設計。

貫穿故事的謀殺事件是龍山寺水池裡出現的無名屍體。兇手是誰,做案動機和手法是什麼?

扮演偵探角色的是警察和記者的雙人組合,偵辦過程中出現了大大小小的事件和謎團,這些看似無關的線索,隨著偵辦過程的逐漸展開,卻被發現彼此之間都有關聯,真相的追尋過程甚至還牽涉到偵探之一的身世之謎⋯⋯

是不是感到很眼熟?這樣的故事走向,相信喜歡推理小說的讀者應該不會感到陌生。

所以,這個故事特別在哪?

它的特別之處,得從創作和發表的時代背景說起。

這個故事發表於1898年的台灣,《臺灣新報》上的連載小說。

故事的背景正是日治初期的台灣。在故事裡你可以讀到當時日本政府在台灣統治的真實情況。畢竟這個故事以日文書寫,潛在讀者是當代的在台日本人。

台灣因為政治與種種其他因素,對歷史上各個政權的統治時期常會有南轅北轍的解讀,這樣第一手且不加掩飾的作品,幫我們拿下一切都好棒棒的濾鏡,同時,也脫去殖民地次等公民的悲情,兩個極端都不走,透過這樣的故事,親身感受一下當時的社會氛圍。

這個故事的特別之處不僅如此。

1898年,一百多年前的台灣日治初期,把這個時間點放在推理小說發展的脈絡之中,又意味著什麼?

我以前認為,日本推理小說的起源應該是江戶川亂步在《新青年》上發表的出道作;〈兩分銅幣〉,時間是1923年。

等等,1923年?《艋舺謀殺事件》發表於1898年,比江戶川亂步還早?

沒錯,這個故事的確比〈兩分銅幣〉還早了25年,這也正是這個故事另一個獨特之處。

我後來知道我搞錯了,日本推理小說的起源應該可以追溯到黑岩涙香的法庭小說《人耶鬼耶》,1888年在東京首次出版。但黑岩涙香曾表示《人耶鬼耶》是法國作品的改編,所以嚴格來說不能算是原創的作品。

那麼,整整十年後在台灣橫空出世的《艋舺謀殺事件》,會不會是台、日兩地的第一個原創推理小說?

倒也不敢這麼武斷地下結論,從1888到1898的這十年間,我相信推理小說這個文類在日本社會並沒有完全從文學作品中切割出來,但類似的嘗試,帶有犯罪、推理趣味的故事或許並不罕見,只是基於某種原因而湮沒在歷史中。

〈兩分銅幣〉這個本格風格的故事受到愛倫波影響很深,而1898年也是福爾摩斯活躍的年代。《艋舺謀殺事件》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它一點也不古典,一點也不本格,既沒有天縱英明的神探,也沒有層層精巧的詭計。它反而因為對當時社會,還有法醫鑑識及刑事偵查的詳實描寫,不經意透露出些許的社會派氛圍。

那個時候,松本清張還沒出生呢。

不過說社會派氛圍,其實也只有一點點啦,這個故事呈現出的社會狀況或許有些令我們吃驚,但作者應該沒打算批判些什麼。

提到作者,這是另一個難解的謎。

署名さんぽん(三本)的作者究竟是誰?到現在仍沒人知道。

日本推理作家島田莊司在推薦文中提到,三本應該是一位已經成名的日本作家,推論的基礎是;

  1. 作品的文筆脫俗洗鍊
  2. 毫無名氣的素人不太可能有機會替報社提供小說連載

所以已知線索有;

  1. 知名作家
  2. 喜愛閱讀推理文學,但僅願意匿名創作
  3. 1898年前後在台灣,對台灣艋舺一帶有深入的了解
  4. 或許與《臺灣新報》有關聯

熟悉日本文學發展史的朋友,有沒有人能夠有些猜測呢?

講完作者,接著不得不提一下譯者既晴先生。這個故事多年以前就被研究者注意到,但卻從來沒有進行中文(台文)的翻譯和還原。

如同書末既晴自承,十九世紀末的日文,在明治維新後「言文一致運動」的影響下,正值文語體、口語體混合的轉換期,與戰前相比,卻是全然地陌生的文類,而字跡斑駁模糊、不易辨識的行文,更提高了判讀的障礙。

這個翻譯的工作實是千難萬難,在此對既晴先生,還有所有曾提供協助的人致上敬意。

讀完這個故事,我忍不住暢想,如果當時(另一個平行宇宙裡)那位日本知名作家把這部作品帶回日本,或是有人把它翻譯為中文,會不會對台、日兩國的推理文學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呢?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