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類加工食物,吃了變超級英雄?

by 不藍燈

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對於飲食法也越來越講究。除了這幾年很紅的生酮飲食、低碳飲食之外,還有一些流行了很久,非常經典的飲食法,例如素食、低脂飲食、地中海飲食、阿金飲食等。另外還有一些可能沒那麼知名,但同樣有許多人採用,而且獲得很好效果的飲食法,例如得舒飲食、歐尼舒飲食、原始人飲食、純肉飲食等。
本質上,飲食法就是透過限制攝取某些食物,來達到促進健康的效果。
這篇文章並不打算戰飲食法,也不會詳細介紹各種飲食法的細節和原理。基本上我相信一種飲食法會流傳開來,必定對某些人,在某些階段,用某種指標來衡量下,是很有效果的。
試圖用科學方式來找到最佳飲食法的嘗試非常值得敬佩,但受限於經費、倫理以及實驗控制的問題,大規模、長期並且嚴格控制變因的營養學研究非常困難。同時,何謂最佳飲食法?對不同狀態的人,瞄準的可能是不同的目標,自然也不會有所謂的最佳飲食法。
所以我雖然自己對於飲食法有一套想法,但今天不會過多著墨。

我真正想聊的,其實是在這些飲食法中觀察到的一個共通的現象,那就是對原型食物的偏好。除了極少數的例外(那些例外可能也正在慢慢修正),大部分飲食法都對原型食物抱著非常正面的態度,最極端的當然就是原始人飲食法,這種飲食法主張人應該效法一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只吃狩獵採集能得到的食物,甚至連穀類、乳品都不能吃。
道理其實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身體在過去一萬年變化不大,但吃的食物卻變化巨大,身體無法適應這些新誕生的食物,就會造成許多健康問題。
這個邏輯乍看很清楚,但仔細推敲之後,可以發現有一些隱含假設在背後。

  1. 我們現今對人體運作的知識,無法完整了解人到底需要哪些營養
  2. 食品加工產業更多的是被商業利益驅動,而非對健康的追求。而因為飼養、種植、加工、烹調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實務上我們也無法清楚知道每個食物所含的營養物質,和各種營養素彼此交融產生的效果
  3. 基於1&2,我們沒辦法用技術去加工出一種或數種食物,包含我們身體所需的所有營養素,不多也不少,且不含任何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因此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吃天然的,相信天然的最好

用白話來說,今天我吃下一顆地瓜,相信它對我的身體好,不光是因為其中的水、各種礦物質、胺基酸、脂肪酸、膳食纖維和醣類這些我們已知且能清楚拆解的成分,還包含很多到現在還搞不清楚細節的物質,例如各種說不清對人體有益還是有害的植化素、菌種,甚至是我們目前根本就還一無所知的物質。若是有人發明出了人工地瓜,告訴你它的營養和真正的地瓜完全一樣,我建議該抱持著高度懷疑的態度。因為也許過幾年,科學家又會發現地瓜含有一種成分,雖然含量很少但對人體非常重要,是人工地瓜所沒有的。或反過來,人工地瓜在製造過程中有一些附帶產生的成分,雖然含量很少但天然地瓜沒有,幾年之後,突然發現這種成分其實是對人體有害的。

以上這種邏輯,基本上是放棄了用科學方法去進一步釐清營養素與人體的關係,也忽視了在食品加工技術上所有過去和未來的努力,回歸到最簡單粗暴的,天然的尚好。

很懶惰,但卻是很務實、很謙卑的態度,我很認同。

我們有必要深入思考一下,究竟什麼是原型食物?
我讀幼稚園的女兒沒有這方面的疑惑,圓形食物就是圓形的食物啊。
我過去也沒有這方面的疑惑。我的想法很單純,原型食物就是非加工食物,只要是工廠裡面出來的就不是原型食物。
但仔細想想,就發現沒那麼簡單。現代廚房裡的米、油、鹽、醬、醋、茶基本都是工廠裡出來的,算加工食物嗎?再深入一點,我們真的覺得雀巢奶粉、大茂黑瓜、海底雞、加鹽堅果、低脂牛奶、即時雞胸肉、黑橋牌香腸、乳酪、麵包、可樂、乖乖和蝦味先,對我們健康的影響都一樣嗎?
帶著這樣的疑惑,我開始在網路上調研,才發現原來早就有人有同樣的疑惑,也以「加工的程度」對食物有了一套分類系統。在這套分類系統裡,真正對健康有重大危害的是第四類食物,俗稱的「超級加工產品」(ultra-processed product)。這可不是說吃了它可以變成超級英雄,像大力水手的菠菜或惡魔果實一樣,反而強調的是「過度」加工的這個面向。
看,用產品product這個字而不用食物food,這玩意兒甚至不配被稱為食物。

這個分類系統稱為NOVA,其中包括了四大類食物,由加工過程的特性來區分。

第一類,是原始人吃的未加工的食物,和只經由簡單加工而讓組成成分大多保持完整的食物。所謂的簡單加工過程可以包括乾燥、壓碎、烘烤、煮沸、巴氏殺菌法、剔除不可食部分,以及真空包裝。使用簡單加工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烹製時更為方便。例如經由巴氏殺菌法處理過的牛奶、奶粉、罐裝蔬菜、冷凍蔬菜、不含鹽的烘烤堅果,以及乾燥的豆子。

第二類,不包含完整的食物,而是一些用於製備、烹調和調味其他食物的材料,包括了奶油和液態油之類的油脂、糖和鹽。這些材料大部分都經由機械式過程加工處理,例如精製、萃取、壓榨。或者以鹽的例子來說,則是經由採掘與水分蒸發。

第三類,是由第一類食物,加上第二類食物(脂肪、鹽、糖等),使用裝瓶、裝罐,或是發酵等保存方式製成。這類加工過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第一類食物的保存期限,以及提升美味。這類食物的例子有罐頭豆子、蔬菜和水果、魚,加了糖和鹽的堅果,加鹽乾燥或燻製的肉類、剛製造好的手工傳統乳酪與麵包。

第四類,是經由工業製程密集的加工所製,屬於工業發明物,是設計來討好我們的舌頭,而不是增進健康。通常會使用大型機械把完整食物中的組成成分分開,使其成為澱粉、糖類、油脂、蛋白質和纖維等原料。這些粗原料往往來自於工業化大規模農業栽培的高產量作物,例如玉米、大豆、小麥、甘蔗、甜菜,以及把密集豢養的牲畜家禽磨碎攪爛而成。有些原料會進行化學改造,例如水解和氫化,之後才和其他成分組合起來。在那些過程中,製造中的產品可能會進行額外的工業程序,例如預炸、擠壓和成型。也會加入化學添加物,以增長保存期限並改變口感、味道、香氣和外觀。那些化學添加物中有許多並非來自農業生產,而是來自石化產業或其他產業。

仔細想想,第四類食物其實「超級」恐怖的。它們和油漆、洗髮精的親屬關係,可能比其他食物來得更近。吃進身體裡真的沒問題嗎?
有人可能會想,西藥不也是一樣?哪有這麼嚴重?這的確是,一個東西是化學合成的,邏輯上並不代表它就對身體有害。不過,新藥的推出必須經過非常嚴格的測試,花費龐大的金額和多年的時間去驗證安全性,我們對食品添加物可沒這麼嚴格。同時,藥物的使用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被管理而且劑量相對食物小得多。
還有類東西,它和西藥一樣是人工合成,卻也沒有以相同標準去嚴格監控和管理,大多數人甚至認為對身體是有益的。沒錯,我說的就是各類保健品、補劑。或許裡面真有些東西是對身體是有益的,我們不能一竿子打翻,但我建議還是要採取非常審慎的態度去面對這類補充品。

好可怕,我們是否該全面拒吃第四類食物?(這麼好吃耶!)
若是做得到的話當然很好,不過難度頗高。我看過一個數字,美國人吃下的食物,平均有57%是第四類食物,超過一半。
我的想法是,我們可以檢視一下自己每天吃的食物,若是你比美國人吃的的第四類食物還多,那可能得採取一些比較激進的手段來改變飲食,否則的話,逐步減少第四類食物的攝取,或許也沒那麼難。
重點是,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值得我們多花點心思去關心。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Comment